<fieldset id="acwao"><input id="acwa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acwao"><input id="acwao"></input></strike>
  • <strike id="acwao"></strike>

    媒體報道 | 天邦股份全資買下美國PRIMO種蝦公司,又與廣東海茂設立合資企業,多重布局為哪番

    時間 :2017/1/10 16:21:15點擊 :892編輯:集團策劃部

    1月9日,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邦”)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特種水產飼料的市場份額,同時為戰略投資種蝦育種領域并打通蝦產業鏈,公司計劃與蝦苗和養殖行業知名的“海茂”企業實際控制人陳國良共同投資設立合資企業——廣東海茂實業有限公司(暫定名,簡稱“海茂實業”),主營從事親蝦選育、蝦苗繁育、對外銷售等商業活動。

    blob.png

    天邦股份與“海茂”暨美國Primo項目合作簽約儀式

    據介紹,海茂實業注冊資本約為人民幣1.69億元,其中陳國良出資人民幣1.14億元,股權占比69%,以其資金、市場、專業能力以及其實際控制下的四家公司(湛江海茂水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海茂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金海角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海茂水產飼料有限公司)的業務及資產注資;天邦出資人民幣0.55億元占股31%,將其旗下100%控股的美國德克薩斯普利茂種蝦股份有限公司(Texas Primo Broodstock Inc.)通過增資擴股方式轉為海茂實業的股權。

    資料顯示,天邦在2016年11月23日與美國普利茂公司及其股東正式簽訂資產購買協議,以自有資金購買了普利茂(PRIMO)的種蝦業務及其資產,天邦由此切入國際蝦育種領域,并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經市場驗證的國際化種蝦的上市公司。而陳國良掌控的廣東海茂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PRIMO在中國的唯一合作伙伴,具有“普利茂?”(PRIMO)種蝦的獨家經銷權。《水產前沿》采訪了天邦飼料事業部總裁蘇禮榮與“海茂”董事長陳國良,了解合作雙方對未來的設想。

    blob.png

    天邦股份與“海茂”暨美國Primo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合影留念(左四為蘇禮榮,右四為陳國良)

      雙方合作基于業務互補

    水產前沿:這次與海茂合作建全資子公司的背景是什么,為什么會選擇海茂?

    蘇禮榮:首先我們雙方都有意向收購普利茂,不過海茂的意愿更強烈,他是做蝦苗,我們是做蝦料,只是想與蝦苗板塊進行協同發展。

    2015年我們參與收購了比利時英偉,他們了解到我們有海外并購的意愿,英偉的趙磊(現為天邦動保部總經理)過來介紹我們認識美國PRIMO種蝦公司的負責人,之后通過PRIMO再接觸到海茂陳(國良)老板。2016年4月16日左右,陳老板跟我們一起聊合作的事情,主要談了三點:一是想找一個比較大規模的公司來合作形成協同效應二是希望能夠幫助他海外并購,三是他自己成立合資公司的話,規范運營難度很大,需要外部提供協助。

    陳老板認為以他三十多年在苗種行業的經驗來看,普利茂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好,但是擔心如果把這個苗種在中國推開以后,親蝦又賣得到處都是,最終把種源做砸,所以陳老板想自己掌握種質資源。海茂100億尾蝦苗的銷量,理論上可以帶來20萬噸的蝦料,天邦沒有蝦苗也不會考慮深入去做,跟我們合作的話海茂就可以發揮自身蝦苗的優勢。目前來看通過蝦苗銷售再配合技術服務切入市場,比我們單獨去找養蝦客戶賣飼料要好一些。

    水產前沿:為什么會考慮跟跟天邦合作成立合資公司?

    陳國良:主要是考慮到業務板塊互補,目前做蝦料的飼料集團企業幾乎都有做苗,跟他們談合作沒有太大興趣,即使對方有興趣,因為資產有重疊在合作過程中也容易有沖突。

    想在對蝦育種上有所成績

    水產前沿:天邦全資收購普利茂是出于什么目的?

    蘇禮榮:做產業,掌控種質的源頭還是非常關鍵的。剛開始規模不是很大的時候,種質資源在生產效率或者整體發展上的影響力較弱,幾千噸上萬噸的量,有沒有良種對公司而言沒有多大關系。如果真的想把產業做大,且想一直做下去,源頭肯定要把控。對蝦產業病害這么多,從業者的風險很大,行業已經變成一個很艱難的行業,飼料企業通過各種各樣的紛爭,要想發展下去肯定要從源頭良種下手,配套飼料及過程服務,最終提高養蝦成活率才能繼續生存發展下去。

    美國PRIMO種蝦公司的種蝦具有美國官方出具的SFP(無特定病原)認證,并經亞利桑那大學實驗室出具蝦能耐受EMS和WSSV病原的測試證明。公司采用APE(全病原攻毒)選育的方法,與世界其它種蝦公司并無關聯,其所擁有的種蝦養殖表現具有獨到之處,并且在中國及東南亞市場廣泛使用,這是我們很感興趣的地方;其次,通過普利茂獨一無二的高抗病種蝦,天邦可以越南天邦為對海外業務的平臺中心,有利于打開東南亞巨大的蝦苗和蝦飼料銷售市場。

    水產里邊唯一值得我們去下精力做的,就是蝦的育種。我們通過這么大的動作,冒了很大風險,就是希望在育種上探索出一點東西。如果花了很大代價,結果知識產權還不在手里,就沒辦法進行后續的投入。通過正規的并購,從法律的角度我們擁有普利茂的資產及知識產權的實際控制權,能夠保護知識產權和種質資源。國內的種苗市場非常復雜,客戶也是真偽難辨,等合作的事情正式交割完了后,我們會考慮梳理一下市場。也許普利茂拿過來并不能有效解決中國蝦農的所有問題,但從源頭上掌握了知識產權后,可以通過管理或者全球尋找頂級育種專家,進行不斷投入來提升蝦的育種水平。

    水產前沿:目前普利茂在國內的銷售和市場表現怎樣?

    陳國良:銷了不到90億尾蝦苗,本來計劃做到120億尾。2017年幼體和餌料都是自己的,做起來應該會順手一些,銷到120億尾問題不大,因為市場有這個需求。不過我們打算多練內功,不會做到這么多,計劃2017年不超過100億尾,之后再每年增加20億-30億尾的銷量。

    蘇禮榮:就國內的市場推廣情況而言,普利茂在華北市場表現得非常好,長速快、成活率高,另外浙江及江蘇如東也有很多養得比較好的。蝦能不能養成,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可能受水質、天氣、土壤等影響非常大;好的蝦苗,就是在養殖條件達到要求的情況下,成功率會更高。未來我們會拿藍色基因、普利茂兩個品牌的蝦苗去市場推廣,以后選擇的客戶群體,至少是能夠用這些優質苗種的。

    對合作抱很大期望

    水產前沿:苗與料配套來做的企業很多,但協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您怎么看這種現象?

    蘇禮榮:我們和海茂的合作,實際上在合資公司中我們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股權,苗本身從嚴格意義上不屬于天邦,只是大家在客戶資源、渠道等方面進行共享與配合。從管理的權限上,是要海茂陳老板管理,只是存在語言上的障礙,必須要有翻譯,我們還在幫他聯絡。大體來講,蝦的育種技術環節,還是陳老板自己做自己管,我們只能從人事、技術、資金、商務等方面幫他銜接好。另外,合資公司我們配財務、董事,不干涉實際的運營操作。

    我們兩家的設想是,海茂負責蝦苗的生產,我們負責營銷與服務,不干預蝦苗生產。海茂做蝦苗,我們做蝦料,蝦苗質量出了問題是海茂負責,蝦料出了問題是天邦負責。行業中有些企業為了搶市場,會拿蝦料的利潤來支撐蝦苗打市場,或者反過來行之,我們和海茂的合作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拿蝦苗的利潤來填補蝦料上的虧損,我們還是按照飼料行業的規則去營銷策劃和市場開發推廣。雙方協同發展,內部執行過程中的壓力很大,我們也理解。

    水產前沿:和海茂的合作,您期望帶來什么東西?

    蘇禮榮:第一是探索蝦料業務向上游與良種結合的發展模式,除了蝦之外,我們還想做蟹;第二是在苗種與飼料協同上,能夠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探索出一些創新的東西;第三是我們一直想做高端的魚蝦開口餌料,通過這次合作希望能真正做出來。以前我們很多人員沒辦法到種苗場進行有效地學習,現在業務員或者技術人員能到苗場及一線實踐的話,就能掌握更多蝦的東西。

    我們是抱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夠做得很好,但路還是一步一步走。從2016年的相互接觸,對天邦蝦料的銷量增長有比較明顯的幫助。

    水產前沿:跟海茂的合作會不會存在風險,您可預見的風險是什么?

    蘇禮榮:一些養殖失敗或者是蝦苗質量的投訴,這個會有影響,而且蝦飼料的投訴也會影響到蝦苗,就有一些糾結的地方,要化解就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單元來運營,不像市場上的這種傳統的捆綁式的方式。

    另外,經營這樣的合資企業,要么是全資收購,要么就是參與,雙方都做主角的話,彼此融合是有難度的。合作方的選擇非常重要,有的時候不是通過股權設置就能完全解決經營上的配合問題。人心,最難管理。要是合作伙伴選得好,大家都從合作的角度來說和做一件事情,那會好辦很多。在利益的投入和分配上,合資公司都經過梳理,明確哪些在海茂那邊,哪些是需要我們幫著做的。

    水產前沿:您對合資公司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陳國良:賣親蝦的話會考慮國外市場如東南亞,應該不少于3萬對,國內也會找注重蝦苗質量而非以低價銷售競爭為主的合作伙伴來銷售親蝦。中國市場非常大,我們也做不完,我們希望能與合作伙伴協同發展,但不會亂賣。2018年海茂計劃會在海南、福建或山東、河北建苗場。

    未來五年水產料沖百萬噸

    水產前沿:能否談談天邦在水產料上的計劃?

    蘇禮榮:2016年天邦水產料接近20萬噸,未來五來我們戰略規劃要達到一百萬噸規模!其中蝦蟹各20萬噸、冷水魚5萬噸,龜鱉及名優魚30萬噸,常規魚料也會有20多萬噸!快速上量除了完善我們優勢品種蝦蟹魚的產業鏈,形成協同效應和服務營銷能力提升,還有就是通過適當并購整合實現!

    我們現在主要在特種魚料上發展,比如鱘魚料有2萬多噸;螃蟹料有3萬多噸,我們是想2018年把螃蟹料做到5萬噸,2020年做到10萬噸;全熟化蝦料有1萬多噸,本來是想做到3萬噸,現在要求會更高一點。然后常規淡水魚料就是抓住硬顆粒料轉膨化料的這次機會,看能否跟上去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水產前沿:天邦推膨化料很早,為什么目前的市場份額不是很大,是否戰略上沒有足夠重視?

    蘇禮榮:我們之前建的生產線投資很大,設備要求高,不可能去做普通魚料。戰略上來講,現在是膨化料轉型期,天邦將進一步擴大產能。現在籌備中投入的高端全熟化料生產線會較迅速,并且通過對原有生產基地深度技改,擴充生產線,滿足市場快速提升規模!

    (來源:水產前沿)